天门冬绿色生产技术规程
前 言
本标准按照相关的规定与要求进行的起草。
本标准由贵州省现代中药材研究所、贵州务川绿源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起草,并由贵州务川绿源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全文强制。
本标准由贵州务川绿源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。
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贵州天冬绿色生产的术语和定义,产地环境、种苗生产、大田种植、病虫害防控、采收与初加工。
本标准适用于贵州天冬的绿色生产。
2 规范性引用文件
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。
GB 3095 大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
GB/T 3543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
GB 5084 田灌溉水质标准
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(试行)
NY/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原则
NY/T 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
3 术语和定义3.1天冬
本标准原植物符合《中国植物志》收载的百合科(Liliaceae)天门冬属(Asparagus)天冬(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(Lour.) Merr.)的植物特征,经分类鉴定确认,鉴定方法见附录 A。
3.2 天冬种子
经过有性繁殖生产的天冬的成熟种子,近球形,外种皮黑色或者黄色。
3.3 天冬种苗
天冬种子经播种、育苗6个月以上而成的适宜大田种植的种苗。
4 产地环境
天冬生产环境符合“GB 3095、GB 15618、GB 5084”。
5 种苗生产
5.1 种源
天冬(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(Lour.) Merr.),分类特征见附录 A。
5.2 种子采收
于8月-11月,选择晴天或阴天采收成熟的天冬果实,采收后的天冬果实搓去果肉,清洗干净,选择籽粒大、饱满、无病害的种子作种。
5.3 种子处理
种子放入60/40/30/20℃的清水中浸泡4天,并经软化破皮处理后捞出晾干待播。
5.4选地
选择交通便利区域,土壤肥沃、土质疏松的壤土或沙质土壤。
5.5整地
畦面开沟行距15cm、深3cm,将种子均匀撒入沟中,盖上少量细土,加盖一层薄草保湿。
5.6播种
5.6.1播种时间
春播3-4月,秋播8-10月。
5.6.2播种方法和密度
条播,种距2-3cm,每亩用种量为5kg左右。约6个月,当幼苗长出3个块根以上,可进行大田移栽。
5.7苗期管理
5.7.1水分
苗床土壤要长期保持湿润。干旱时,于上午九点以前或下午四点以后浇水;积水时,要及时排水。
5.7.2除草
视具体情况,人工及时拔除苗床内的杂草,不允许使用任何种类的除草剂。
5.8种苗
5.8.1质量
不带检疫性病害,无污染、无烂茎、无烂根,根数3根以上,块根3个以上,单株重5g以上。
5.8.2分级标准
质量标准符合表1要求。
表1 天冬种苗分级标准

6 大田种植
6.1选地
6.1.1 环境条件
海拔为600 m-2400 m,年平均气温15℃以上,光照充足,远离城区、工矿区、交通主干线、工业污染源、生活垃圾场等。
6.1.2 土壤条件
土层深厚、疏松肥沃、排水良好、酸碱度近中性的沙壤土。土壤环境质量参数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。
6.1.3 空气、水质条件
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,空气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。
6.2整地
深翻土层,碎土后去除杂草,整畦面宽120-150cm、高20-25cm。结合整地,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-1500kg,均匀撒于畦面,翻入土中,平整畦面,开好排水沟。
6.3移栽
6.3.1移栽时间
3-4月、8-9月、10-12月
6.3.2移栽方法与密度
条播,移栽株行距为1m×1m,移栽密度为650-700株/667 m2。
6.4 田间管理
6.4.1 除草
在3-4月苗高30cm时进行第1次除草,在6-7月进行第2次除草,在9-10月结合培土进行第3次除草。
6.4.2 灌溉排水
严重干旱时,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;雨季及时清沟排水,避免积水。水质符合GB 5084的要求。
6.4.3 施肥
于每年4-8月份要施肥2-3次,每亩施农家肥1000-1500kg,适当补充高钾复合肥。
6.4.4 搭架
当茎藤长到 50 cm左右时,要设支架,支撑天门冬茎藤缠绕生长,以防倒伏。
7 病虫害防控
7.1 防治原则
遵循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植保方针,加强植物检疫(执行国家植物检疫法规的检疫检验规定,选用无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健康种子,按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检疫条例》执行),通过加强栽培管理,科学施肥等栽培措施,采用农业防治、物理防治、生物防治、化学防治,将病虫还控制在允许范围内。
7.2 防控措施
天冬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控措施详见附表B。严格禁止使用国家规定的剧毒、高毒、高残留及三致(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)农药品种见附录C。
7.3 要求
严格执行NY/T 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原则。
8 采收与初加工
8.1 采收
天冬种苗移栽大田生长3年采收为宜,收获期9月至次年3月。采收时先割除茎蔓,挖起块根,去除泥土,选取直径3cm以上的块根作为商品,其余完整块根留种。
8.2 初加工
洗净块根并去掉须根,分级后,煮或蒸至透心,捞出放入冷水中,去掉外皮,沥干水分,晒干或低温烘干。
附 录 A
(资料性附录)
天冬形态特征
A.1 天冬(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(Lour.) Merr.)
攀援植物。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,膨大部分长3-5厘米,粗1-2厘米。茎平滑,常弯曲或扭曲,长可达1-2米,分枝具棱或狭翅。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,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,稍镰刀状,长0.5-8厘米,宽约1-2毫米;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长2.5-3.5毫米的硬刺,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。花通常每2朵腋生,淡绿色;花梗长2-6毫米,关节一般位于中部,有时位置有变化;雄花:花被长2.5-3毫米;花丝不贴生于花被片上;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。浆果直径6-7毫米,熟时红色,有1颗种子。花期5-6月,果期8-10月。
注:资料来源《中国植物志》(第十五卷)。
附 录B
表B天冬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一览表
附 录C
表C 严格禁止使用剧毒、高毒、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(致癌、致畸、致突变)的农药
以上所列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的复配剂也禁止使用。
贵州务川绿源中药材种植开发有限公司发布
2020年10月15日发布
2021年3月1日实施